天然气价格发出上涨信号 年内有望进行定价机制改革_中国甲醇网 - 政策信息
  首 页
    综合信息
    政策信息
    国内市场
    国际市场
    生产动态
    生产技术
    统计信息
    分析报告
    协会活动
    协会介绍
    公告公示
    数据上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信息
政策信息
 
 天然气价格发出上涨信号 年内有望进行定价机制改革
2010-05-04 | 编辑:enablesite | 【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最近发布的一季度经济形势中提出,今年将继续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水、电、油、天然气等价格将有一定幅度的上涨。4月下旬开始,部分地区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上调,发出今年天然气市场涨价信号。

  由于近年来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增速远远大于供应量的增速,我国天然气市场处于供需失衡的局面,价格上涨成为必然趋势。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天然气价格远远低于同等热值的原油价格,未来天然气价格有较大的上涨空间,年内进行价格机制的改革的可能性较大。

  天然气市场发出价格上涨信号

  4月25日起,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多个省份开始执行发展改革委近日下达的《关于调整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的通知》,根据输气距离的差异,运输价格每立方米上涨0.08元。尽管是天然气运输价格的调整,此举被业内人士解读为天然气价格调整的信号。

  我国对天然气价格实行严格监管,天然气井口价格和管输价格采用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主要定价方法为成本加合理利润,配气价格则由地方物价部门制定。与同等热值的煤炭、原油等能源相比,我国目前天然气价格过低。目前国际原油价格位于每桶80美元附近,折合天然气将近4块7毛钱一立方米。但是,市场上的天然气零售价却远远低于这一水平。

  2009年底我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范围“天然气荒”,引发了市场人士和业内专家对天然气价格改革的进一步关注。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认为,我国天然气市场目前还是以供定需,供应远远跟不上需求的增长。末端运营方过度发展下游市场,生产商资源供应跟不上,是造成我国天然气市场供需矛盾的重要原因。而制约上游生产商投资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天然气实行政府定价,长期以来过低的出厂价格导致生产企业往往要承担亏损的风险,缺乏投资的积极性。

  天然气定价机制一直沿用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政府定价模式,不能及时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的实际价值。继2009年5月我国正式在石油领域实行有管理的市场定价机制之后,市场对天然气定价体制改革的预期不断增长。业内普遍认为,2011年,设计能力达300亿立方米的西气东输二线将投入运营,为保证企业的合理利润,促进天然气市场的正常运行,年内出台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可能性较大。

  天然气供需格局失衡 

  与煤炭相比,天然气热值高,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极少,燃烧后无废渣、废水产生,是低碳经济范畴中比较理想的能源。而目前我国天然气在能源结构里面只有不到4%,远低于全世界天然气20%的平均水平,提高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是大势所趋。

  2000年以来,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以年均16%以上的速度增长。2009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达到851.7亿立方米,消费量达到887亿立方米,供应缺口超过30亿立方米。

  壳牌上游业务执行总监马尔科姆•布林戴德认为,中国天然气需求在未来10年将迅速增长,在2020年时可能将成为全球第三大天然气市场。他预计,2010年我国天然气供应量为1000亿立方米,2020年将达到2500亿立方米至3500亿立方米;其中进口量将占供应总量的一半。

  我国天然气产业链主要由天然气生产商、管网运营商、城市燃气公司(末端运营方)和下游用户几个环节构成。国内自产或进口天然气通过天然气管网按照签订的协议向城市燃气公司供应,城市燃气公司发展下游市场并完成资源输配。

  从供应面看,气源的勘探开发到形成规模,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较长时间周期。我国天然气市场处于发展初期,资源供应以长期合同为主,现货余量小,市场调整能力有限。从需求面看,天然气是高效清洁方便的能源,目前价格偏低,一旦使用在民用市场具有不可替代性;近几年外资及有实力的国内企业兼并、投资进入城市燃气业务,在利润驱动下,往往不是以供定需,而是先充分发展市场,再向上游要资源。随着我国天然气管网建设大规模推进,天然气成为香饽饽,生产企业承受沿线城市要求多接气的压力,难有余力进行资源储存。本来绷得很紧的供需关系,在需求峰值遭遇极端天气,供需紧平衡发生断裂,大规模短缺就出现了。

  天然气价格改革成为必然趋势

  面对强大的需求增长,天然气价格偏低一直都是制约天然气市场投资的重要因素。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CPI涨幅为2.2%的乐观数据当天,发展改革委表示,年内将继续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水、电、油、天然气等价格将有一定幅度的上涨。

  4月22日,社科院发布中国经济前景分析蓝皮书认为,今年中国不会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其并提出,只要CPI上涨处于温和可控的状态,还存在一定空间,就应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制度改革。专家认为,从刚刚发布的一季度CPI数据看,通胀还在可控范围内,而二季度传统上会比较“好过”,对于控制全年GDP、信贷、CPI等各项指标压力并不算大,因此,二季度是进行资源品价格改革的最好时机。

  海通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居住类价格在CPI中的比重为14.69%,而水、电、油、天然气等与居住相关的消费支出占居住类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0.8%。因此,水电油气这类居住消费价格占CPI 比重为6%。考虑到发展改革委调价的渐进性且调价幅度不会太高,预期涨价对CPI的影响较小。

  业内人士分析,考虑到资源品价格改革与控制通胀之间的矛盾,最先进行的可能会是一些涉及经济领域相对小的资源性产品,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将被提上日程。现在尚未进行大规模调整价格的也只有天然气,目前石油企业已经递交价格调整的申请。就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市场走势来看,年内天然气价格定价机制改革的可能性较大。

新闻评分
 
         站内检索
 
         最新信息
   多项有关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文件密...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
   黑龙江百万吨级氢基绿色能化项目...
   元鳇能源10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备案
   华能新能源500万吨醇氢燃料项目合...
   关于开展中国氮肥、甲醇行业企业...
   2023年中国甲醇产业大会顺利召开
   关于召开“2023年中国甲醇产业大...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招聘启事
   2022年水效领跑者名单公示
   关于做好报送“2022年甲醇生产年...
   “CO2催化加氢高效合成甲醇”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内蒙...
   关于发布2022年氮肥、甲醇行业企...
   山西焦炉煤气制25万吨甲醇、7万吨...
更多>> 
  访问旧版  | 国内市场 | 国际市场

版权所有 中国甲醇网    京ICP备11017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28号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 电话:010-82032114 传真:010-82038259 email:cnfia@vip.126.com 网站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