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pk乙醇:技术优势和政治偏爱_中国甲醇网 - 综合信息
  首 页
    综合信息
    政策信息
    国内市场
    国际市场
    生产动态
    生产技术
    统计信息
    分析报告
    协会活动
    协会介绍
    公告公示
    数据上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
综合信息
 
 甲醇pk乙醇:技术优势和政治偏爱
2010-06-03 | 编辑:enablesite | 【

    美国总有些张口闭口可再生能源、又想要美国甩开对外国石油依赖的伪君子。这些人总是急不可待地展示对玉米乙醇的支持,而当舆论转向支持甲醇汽油之后,他们就开始使劲地诋毁甲醇汽油。

  伪君子们在谈到甲醇的时候,总是说它“有毒”。不过他们对经过改造的毒性很高的乙醇则缄口不言。他们煞有其事地说纤维素乙醇的成本低于甲醇,还说甲醇的能效其实不如乙醇。如果有谁抱怨乙醇能效不高,这些人又会改口说,乙醇的低效是可以通过改进汽车引擎的设计来提高的。当然他们决不会提到,改进引擎设计也能提高甲醇燃烧效率。总之在他们眼里,甲醇就是无药可救地能效低。他们总是声称乙醇经济实用,但却忽略了三个缺点:首先,乙醇能效非常低,只有在化石燃料价格较低的情况下推广它才具备可行性;其次,乙醇也只有在美国才具备“可行性”,因为这里的游说攻势很猛,乙醇得以享受了丰厚的财政补贴和强制使用的政策;最后,人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下一代乙醇燃料成本肯定会降下来。然而对于甲醇,他们从不这么认为,因为“甲醇一点也不实用”。那我现在就来说说以上观点的荒谬之处。

  按照目前的情形,甲醇汽油的价格约每加仑1美元。这个价格并不高,而且要知道甲醇可是既没有享受丰厚的补贴又没有得到政府扶持的。如果按照百万英热单位来算,每百万英热单位不受补贴的甲醇汽油价格是17.61美元。相比乙醇,即使享受补贴政策,每加仑还要 1.6美元,换算成百万英热单位,是每百万英热单位21.03美元。

  当然乙醇的拥趸会告诉你说,纤维素乙醇的商业推广蓄势待发,肯定会改变这一切。乙醇粉丝还举例说,有像Fiberight这样的公司声称能造出每加仑仅合1.65美元的纤维素乙醇。但问题在于,他们都不了解,实现这一目标是有条件的。如果把甲醇放在同样的条件下,即用生物质当原料,并给予高额补贴,甲醇的成本甚至可以降到每加仑不足50美分。然而不幸的是,甲醇没有这样的福气,42位来自农业州的参议员永远不会对甲醇说“是”。

  乙醇和汽油的粉丝会互相较劲,实际上每加仑乙醇拥有7.6万百万英热单位的能量,远低于汽油的每加仑11.5万百万英热单位。但提倡使用乙醇的人们还是会狡辩说:“乙醇的辛烷成分高。所以你可以设计出压缩率更高的引擎来提高能效。”但只要一说到甲醇,这些人马上就表示甲醇能效不如乙醇,压根“忘了”还可以改进引擎这事。

  事实上,甲醇只不过没有乙醇拥有的政治待遇,但我个人认为,就全世界长期能源需求来讲,甲醇是比乙醇更佳的选择。我这么说是有原因的。我上面说过,甲醇产业早在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去补贴乙醇之前就已经发展得很好了。所以说,第一代甲醇无论从技术还是从成本上都比乙醇有优势,唯一的缺憾就是时运不济,没有得到政治舆论上的支持。

  生物质仅含有30%—50%的纤维素,生物质的大部分成分都无法被用于纤维素乙醇的炼制。在经过一系列复杂工序之后,只能提炼出一丁点浓度很稀薄的乙醇,这种乙醇没法直接使用,还必须得经过蒸馏浓缩。当然生物质中残留的其他物质经过干燥可以拿去取暖。但这样做显然成本不会低。而且我认为,在能源紧缺的未来,能源的百万英热含量是最关键的。另外,乙醇还不适合替代馏分油。相反,甲醇可以轻易转化成二甲基乙醚,它才是完美的馏分燃油。中国在这一领域已经大大赶超世界水平。美国花几十亿美金去发展乙醇,而中国则从二甲基乙醚中看到了潜力。

  我也并不是因为反对乙醇才一味地力挺甲醇。我看好甲醇并非出于政治立场或者产业利益,而是从长远看,它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另外,乙醇制取耗费大量能源,同时乙醇受制于大宗商品市场,所以我不认为乙醇是我们摆脱石油依赖的武器。乙醇如今这么风光,全靠政府补贴和行政指令。

新闻评分
 
         站内检索
 
         最新信息
   山西焦炉煤气制25万吨甲醇、7万吨...
   1-11月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
   上海工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出炉
   四行业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印发
   2022年氮肥、甲醇行业企业信用等...
   华南最大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投用
   国际能源署:可再生能源全球装机...
   润中能源与陕碳集团签约气化渣综...
   新疆新业能化公司甲醇产量突破单...
   旭峰合源DMC绿色化工项目预计明年...
   大连化物所“甲缩醛羰基化制甲氧...
   关于发布中国氮肥、甲醇行业2022...
   国家能源集团煤基纳米碳氢燃料两...
   中国石化首个兆瓦级“绿电制绿氢...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公司180工程实现...
更多>> 
  访问旧版  | 国内市场 | 国际市场

版权所有 中国甲醇网    京ICP备11017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28号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 电话:010-82032114 传真:010-82038259 email:cnfia@vip.126.com 网站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