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坚持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打造“煤-电-冶-化-建”产业链,走出了一条节能减排与创造效益相结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达钢集团是一家集煤炭开采、炼钢、钢铁冶金、轧材、煤化工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近日,企业投资近10亿元的二甲醚项目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四川台记者唐佳现场:这里是达钢集团刚刚投产的甲醇生产线,这条生产线每年可以综合利用废气12亿立方米,为企业节约标准煤20万吨。同时,这条生产线生产出来的甲醇又是下一阶段即将投产的二甲醚的原料。
二甲醚项目是利用钢铁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焦炉和转炉煤气,添加天然气进行甲醇生产,最终生产出二甲醚这种新型清洁能源。这一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使企业真正实现了节能减排。
达钢集团公司二甲醚项目部总经理吴映忠:我们公司以前有两种废气排放,焦炉煤气(排放)每小时有3万立方,转炉煤气(每小时排放)1万立方米。这两种废气排放既污染环境又浪费了资源。
为了摘掉钢铁企业能耗排污大户的帽子,达钢在不断探索中研发出了这项变废为宝的技术。现在30万吨甲醇生产线已投产,正在建设的20万吨二甲醚装置年内投产后,年产值将达10.6亿元,利税超过3个亿。
达钢集团公司二甲醚项目部总经理吴映忠:二甲醚这个产品既可以作为民用燃料又可以作为车用燃料,还可以用于我们公司切割钢材,是一个环保节能型产品。
近年来,达钢集团走出了一条节能减排与发展循环经济有机结合的新路子。企业先后投入4亿多元,对废气、废水和废渣等进行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通过治污与创效相结合,每年靠节能减排就能给达钢带来1.3亿元的利润。
达钢集团炼铁厂煤气工段工段长汤勇:每月平均月产发电量是在250万千瓦时,去年09年我们产生的电量是接近2800万度。光我们炼铁厂余压发电产生的电量占集团公司总(用电)量的20%。
今年以来,我市对高耗能企业实行“红黄绿”三色管理。红牌为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企业,必须限期关停;黄牌企业为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类企业,必须通过节能技改,达到规定能耗标准;绿牌为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企业。
达州市经委副主任陈明星:实行了严格的监督考核制度,市里面从发展循环经济,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淘汰落后产能等几个方面来保证我们节能减排任务的全面实施。
对节能减排做得好的企业,我市开辟绿色通道,在资源分配、土地供应、人才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十一五”前四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能耗已累计下降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