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对外合作放开 再有三家企业获对外专营权_中国甲醇网 - 综合信息
  首 页
    综合信息
    政策信息
    国内市场
    国际市场
    生产动态
    生产技术
    统计信息
    分析报告
    协会活动
    协会介绍
    公告公示
    数据上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
综合信息
 
 煤层气对外合作放开 再有三家企业获对外专营权
2010-12-06 | 编辑:wy | 【
 随着减排压力的增大,作为清洁能源的煤层气开始得到中国高度重视。继高层多次提出要加大煤层气开发利用力度后,国家商务部今日发布通知,宣布部分放开煤层气开发的对外合作,在原有1996年3月专门成立的中联煤作为我国唯一一家享有煤层气对外合作专营权的煤层气企业的基础上,新增了三家可开展对外合作的企业,分别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三家公司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

  值得注意的是,加上本次获批的三家公司,四家获得对外经营权的公司,中联煤与河南省煤层气公司均为煤层气专业公司,而中石油与中石化则为传统能源巨头。

  随着第一批三家试点公司的获批,中国的煤层气产业将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盼望3年终于迎来试点名单

  业界对此早有预期,2007年10月,9月24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条例〉(简称《条例》)的决定》,将原《条例》第三十条修改为:“对外合作开采煤层气资源由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国务院指定的其他公司实施专营,并参照本条例执行。”2007年10月,商务部也在其文件中表明,将与国家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在中联煤之外再选择若干家企业,在国务院批准的区域内与外国企业开展煤层气合作开采的试点工作。

  尽管2009年4月7日,国务院国资委发文批准将中联煤部分区块和资产有偿转让给中石油,从操作层面打破了中联煤的独家煤层气对外专营权,相当于中石油也有了煤层气的对外专营权。

  而直到今天,才正式等来了这份试点名单,中石油也正式拥有了煤层气的对外专营权。

  中国已拟定煤层气产能大扩张计划

  根据煤层气行业“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实现煤层气年产能100亿立方米,其中地面抽采产量将达到50亿立方米。不过从现状来看,由于经费、政策等多重原因,目标尚未达到。到2009年底,中国的煤层气产量仅为71.85亿立方米,其中地面抽采仅为10.15亿立方米。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国建成煤层气产能25亿方/年,其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6亿方/年,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3亿方/年,晋煤集团5.5亿方/年,其他公司10.5亿方/年

  而据最新透露的煤层气“十二五”规划目标,中国煤层气产量将在下个五年中增长一倍多,年产能达到200亿立方米。

  我国煤层气资源巨大开发技术是难题

  煤层气,是指赋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是煤的伴生矿产资源,属非常规天然气,是近一二十年在国际上崛起的洁净、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

  全球埋深浅于2000米的煤层气资源约为240万亿立方米,是常规天然气探明储量的两倍多,世界主要产煤国都十分重视开发煤层气。我国埋深在2000米以内的煤层中含煤层气资源量达30万亿-35万亿立方米,是世界上第三大煤层气储量国,煤层气开发前景非常可观。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规模普遍偏小。2004年全国井下开发煤层气约16亿立方米,国有高瓦斯突出矿井平均煤层气的开发率仅为10%左右。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煤层气开发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由于我国煤层气开发起步晚,基础理论和技术上都无法与常规天然气相比。尤其是我国煤层气储层与美国相比普遍存在低压、低渗、低饱和的“三低”现象,从理论和技术方面都存在若干关键性难题。

  外资早已潜入中国煤层气领域

  尽管国务院政策此前规定仅有中联煤以及中石油有对外专营权,但外资仍通过各种渠道潜入了中国庞大的煤层气市场。

  据报道,目前,外商投资煤层气的进入途径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煤层气勘探开发领域、煤层气液化压缩销售经营领域、与当地煤矿企业合作进行煤矿瓦斯治理、煤层气相关技术咨询服务领域、煤层气管道建设领域以及煤层气勘探开采设备制造等等。

  从项目来看,河南郑州的煌龙新能源开发公司以及新疆的艾若玖能煤层气及能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都是采取和当地煤矿权人合作治理煤矿瓦斯的途径进行的。

  在煤层气管道建设领域,当前,中外合资正在建设的端氏—晋城—博爱煤层气管道项目,其外方投资者为香港骏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新闻评分
 
         站内检索
 
         最新信息
   山西焦炉煤气制25万吨甲醇、7万吨...
   1-11月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
   上海工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出炉
   四行业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印发
   2022年氮肥、甲醇行业企业信用等...
   华南最大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投用
   国际能源署:可再生能源全球装机...
   润中能源与陕碳集团签约气化渣综...
   新疆新业能化公司甲醇产量突破单...
   旭峰合源DMC绿色化工项目预计明年...
   大连化物所“甲缩醛羰基化制甲氧...
   关于发布中国氮肥、甲醇行业2022...
   国家能源集团煤基纳米碳氢燃料两...
   中国石化首个兆瓦级“绿电制绿氢...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公司180工程实现...
更多>> 
  访问旧版  | 国内市场 | 国际市场

版权所有 中国甲醇网    京ICP备11017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28号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 电话:010-82032114 传真:010-82038259 email:cnfia@vip.126.com 网站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