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的生力军——甲醇汽油_中国甲醇网 - 综合信息
  首 页
    综合信息
    政策信息
    国内市场
    国际市场
    生产动态
    生产技术
    统计信息
    分析报告
    协会活动
    协会介绍
    公告公示
    数据上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
综合信息
 
 新能源的生力军——甲醇汽油
2010-12-23 | 编辑:wy | 【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此产生的汽车“粮食”问题也与人们的关系日益密切。我国是缺油、少气、相对富煤、可耕种土地面积缺乏的国家,在“油荒”现象蔓延之际,如何开发新能源,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广大民众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近日,位于我市东部医化园区的浙江伊阳城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造出了“汽油”——甲醇汽油,使该企业成为目前浙江省规模最大、台州市惟一一家新能源生产企业,吸引了众多媒体与市民关注的目光,本报也于12月3日刊发了《打开新能源的大门》的文章,详细介绍该企业研制甲醇汽油过程的文章。12月9日,记者走进这家企业,向该公司董事长林琛傈了解宏观背景下甲醇汽油如何在新能源领域异军突起、成为一项新兴产业的知识。甲醇汽油在车用替代能源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09年我国汽车保量为7600万辆,交通耗油量2.32亿吨;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亿辆,按现有机动车耗油水平计算,届时我国交通运输耗油量将达到6亿吨,仅此一项,将使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67%以上。林琛傈告诉记者,为保证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控制在合理、安全的范围内,车用燃料替代成为石油节约与替代的重中之重。而甲醇汽油,是以甲醇和汽油及相关的醚类、脂类、相溶剂、抗氧化剂、防腐剂、抗爆剂等调和而成的车用汽油,具有无腐蚀、无毒、能耗省、二氧化碳排放少等特点,是一种节能低碳环保的新能源,还可与各种汽油同时相溶使用。我国在开展甲醇汽油及甲醇汽车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上,已历时30多年,积极参与的省、市及企业不断增加,多年实践证明,我国甲醇燃料及甲醇汽车生产技术基本成熟,现代煤化工技术使甲醇生产实现了二氧化碳的低排放,以及物质和能量的高效转化。而且甲醇汽油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发生意外事故对环境的影响及造成次生灾害的危险性都低于石油燃料及部分替代燃料。所以,诸多专家认为,甲醇燃料是一定时期内我国最现实的石油替代燃料。甲醇汽油产业化及推广最关键的是解决公众的认知问题
  采访中,林琛傈拿出了别克君威3.0、96款本田雅阁2.0、桑塔纳1.8L手动、北京现代伊兰特等10辆车子使用该企业生产的甲醇汽油的登记表,这些车子的试车里程都分别达到800至2000公里以上,点火加速正常,每百公里耗油与93#汽油相近,更没有发生“放炮”、“抛锚”及启动时抖动现象。经浙江省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检测,该企业生产的甲醇汽油的22项指标完全合格。
  虽然如此,但是甲醇汽油目前却面临“叫好不叫座”的情况,林琛傈说,甲醇汽油在我国的发展虽然有30多年了,但是至今甲醇汽油在产业化及在全国的推广过程中,还存在公众认知度低的问题。这其中,最典型的认知误区主要在于:甲醇燃料有毒、对汽车零部件存在腐蚀性、属于一种稀缺资源替代另一种稀缺资源等。其实甲醇燃料多年的产业化实践已经证明,甲醇汽油的毒性不影响产业化运营和正常使用,甲醇汽油生产企业——山西华顿实业有限公司近10年来对190 人次的体检结果中,未发现因接触甲醇汽油而造成健康有异常者,在对储运、生产、销售、使用、维修服务各环节的跟踪过程中也未发现有使用甲醇汽油造成损害的情况;针对甲醇对汽车零部件存在腐蚀性问题,已经经过绝大多数车辆的耐醇化处理,经检测证明这一问题已经完全不存在。去年,山西华顿通过对使用了M15、 M30甲醇汽油行驶30多万公里的奥迪汽车的发动机、燃烧系统和供油系统的解剖检查,没有发现金属材料有腐蚀及非正常磨损的痕迹,发现输油管有轻微的溶胀现象,但是检测输油管的各项指标都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均不影响正常使用。2003年,对使用甲醇汽油一年以上的税控加油机进行解剖检查,均未发现橡胶、铝、锡件以及泵体内腔、转子表面等有生锈麻点和腐蚀现象,各项指标全部合格,从而证明甲醇汽油对加注系统是不存在腐蚀性问题的。类似这些认知担忧,现在已经随着汽车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实践的检验证明已经完全排除,但是改变公众对甲醇燃料的认知问题还有待政府部门的宣传、权威部门的检测证明、产业化示范地区的扩大等多方面加以改善。甲醇燃料产业化及推广需要政府帮助解决政策层面的问题
  林琛傈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国家对甲醇燃料的产业政策出现松动甚至在某些地方已经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是这和甲醇燃料的同门兄弟——乙醇燃料受到的政策优待是不能比较的。乙醇燃料的推广是从国务院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自上而上的政府主导下推广政策。而甲醇燃料的推广是从全国成熟的省份进行示范运营逐步向上影响到国家层面开始逐步推动的。很显然,较之乙醇燃料,两者推动的效果和结果存在很大差别。在政策层面,甲醇燃料和乙醇燃料主要在消费税征收、政府补贴、项目资金支持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给甲醇燃料的推广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希望随着国家政府部门对甲醇燃料的深入了解和调研,这个问题会得到逐步解决。
新闻评分
 
         站内检索
 
         最新信息
   山西焦炉煤气制25万吨甲醇、7万吨...
   1-11月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
   上海工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出炉
   四行业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印发
   2022年氮肥、甲醇行业企业信用等...
   华南最大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投用
   国际能源署:可再生能源全球装机...
   润中能源与陕碳集团签约气化渣综...
   新疆新业能化公司甲醇产量突破单...
   旭峰合源DMC绿色化工项目预计明年...
   大连化物所“甲缩醛羰基化制甲氧...
   关于发布中国氮肥、甲醇行业2022...
   国家能源集团煤基纳米碳氢燃料两...
   中国石化首个兆瓦级“绿电制绿氢...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公司180工程实现...
更多>> 
  访问旧版  | 国内市场 | 国际市场

版权所有 中国甲醇网    京ICP备11017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28号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 电话:010-82032114 传真:010-82038259 email:cnfia@vip.126.com 网站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