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局称今冬局部可能持续缺电 供需矛盾较突出_中国甲醇网 - 综合信息
  首 页
    综合信息
    政策信息
    国内市场
    国际市场
    生产动态
    生产技术
    统计信息
    分析报告
    协会活动
    协会介绍
    公告公示
    数据上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
综合信息
 
 能源局称今冬局部可能持续缺电 供需矛盾较突出
2011-09-30 | 编辑:wy | 【

  昨天,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迎峰度夏”有关工作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电力司、煤炭司、油气司、政策司负责人集体出席,回答人们关心的煤电油气问题。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郝卫平预计,今冬明春供电形势很不乐观,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持续性缺电。

  >>形势

  水电不给力冬季将缺电

  昨天,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郝卫平预计,今冬明春供电形势“很不乐观,需要认真应对”,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持续性缺电,供需矛盾较突出。今年夏天用电高峰,在能源局多方筹措、大开绿色通道的情况下,仍出现多个地区用电紧张。

  郝卫平称,根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四季度用电增速可能会比上半年有所减缓,但绝对值仍然增加,是一个高水平。而冬季水电“出力”低于常年已难改变,目前主要水电站可调发电水量、蓄能值较去年同期减少三四成,秋汛补水有限;考虑冬季气候的不确定性,今冬明春全国部分地区仍将面临不同程度电力供应偏紧的局面。

  郝卫平点出可能情况严重的地区,“特别是南方、华中等水电比重较大的区域,以及一些火电上网电价偏低的产煤省区,可能出现持续缺电,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对此,郝卫平介绍,国家能源局和发改委有关司局,正密切跟踪电力形势变化,和有关部门加大煤电协调力度,通过增加有效供应和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努力保障电力供应。

  >>隐忧

  煤价又上涨电价再受压

  面对冬季的用电紧张状况,现今,电厂已纷纷提前储煤,这比往年提前了两个月,而在传统的煤市淡季里,煤价也已开始上涨,加上火电企业亏损加重,电价上涨的压力再次扩大。人们担忧电企从年初就呼吁的煤电联动或会启动。

  27日,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为832元/吨,较上周上涨3元/吨,涨幅0.36%。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李廷表示,并不赞成启动煤电联动上调电价,这样只是将负担转嫁给了用电企业和消费者。

  之所以不赞成启动煤电联动,李廷称,因为启动煤电联动会进一步增强通胀预期,加大全社会物价上涨压力。而且在煤炭企业市场控制力不断增强,煤炭、电力需求又较为旺盛的情况下,电价上调之后,发电量可能也会随之增加,继而增加煤炭需求,再次促使煤价上涨,之后再上调电价,陷入煤价、电价螺旋式上涨的怪圈,不利于改善社会分配。这样的话,最终煤炭行业赚得盆满钵满,电力行业通过上调电价使自身利益也不至于受到太大损失,最终受到损失的是下游用电企业和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广大消费者,是所有消费品价格上涨的最终承担者。

  ■回应

  火电未怠工地方补助40亿

  在此次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也为火电企业正名,称“今年迎峰度夏用电基本得到保障,火电发挥了重大作用,做了重大贡献”。一直以来,业界一直声讨,火电企业因连年严重亏损,消极怠工不积极发电是电荒原因之一。

  国家能源局郝卫平称,今年前8月,我国完成发电量增长13%,比往年还高,其中火电达到13.9%,8月份火电发电量增长超过15%。的确,发电企业尤其是火电企业亏损程度加重,很多火电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发电运行。但他表示,火电机组利用率始终处在较高的水平,1-8月份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557小时,这是2008年以来最高的,反映出今年火电“出力”达到近几年较高水平。

  之所以能如此,国家能源局称,中央的发电集团,从集团的角度在财务上、人力上、技术上、运行管理上给以支持。另外,地方政府拨款也是一个重要支撑。郝卫平告诉记者:“我们初步统计,地方政府拨划资金超过40亿,支持电厂运行。”

  调整经济结构必须下狠手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出现电荒已不是短期现象,原因之一是高耗能行业未得到有效控制。

  国家能源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8月,化工、建材、钢铁冶炼、有色金属冶炼等四大高耗能行业,合计用电量101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占全国用用电量32.6%,和去年同期基本一样。

  郝卫平称,我国全社会用电中,工业用电占三分之二以上,而在工业用电里头一半以上是高耗能企业用电。我国近十年经济高速增长,高耗能行业发展带来的问题已经很多,这样是不可持续的。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矛盾会越来越大,所以必须下决心调整结构。

新闻评分
 
         站内检索
 
         最新信息
   山西焦炉煤气制25万吨甲醇、7万吨...
   1-11月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
   上海工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出炉
   四行业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印发
   2022年氮肥、甲醇行业企业信用等...
   华南最大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投用
   国际能源署:可再生能源全球装机...
   润中能源与陕碳集团签约气化渣综...
   新疆新业能化公司甲醇产量突破单...
   旭峰合源DMC绿色化工项目预计明年...
   大连化物所“甲缩醛羰基化制甲氧...
   关于发布中国氮肥、甲醇行业2022...
   国家能源集团煤基纳米碳氢燃料两...
   中国石化首个兆瓦级“绿电制绿氢...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公司180工程实现...
更多>> 
  访问旧版  | 国内市场 | 国际市场

版权所有 中国甲醇网    京ICP备11017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28号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 电话:010-82032114 传真:010-82038259 email:cnfia@vip.126.com 网站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