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适度发展甲醇制烯烃是出路_中国甲醇网 - 综合信息
  首 页
    综合信息
    政策信息
    国内市场
    国际市场
    生产动态
    生产技术
    统计信息
    分析报告
    协会活动
    协会介绍
    公告公示
    数据上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
综合信息
 
 中国适度发展甲醇制烯烃是出路
2012-04-12 | 编辑:wy | 【

“十一五”以来,我国甲醇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截至2011年底,全国甲醇产能、产量、表观消费量分别达到4654万吨、2627万吨和3184.44万吨。根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的统计,2012年我国还将有550万吨以上的新增甲醇产能投产,预计我国甲醇总产能将超过5200万吨,占世界甲醇总产能的43%以上。

在甲醇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内甲醇产能过剩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统计显示,2006~2011年,我国甲醇产能平均利用率仅51%。2010年,我国甲醇企业平均开工率更跌至45.6%。更为严峻的是,受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影响,甲醛、甲基叔丁基醚、醋酸、二甲基甲酰胺、草甘膦等甲醇传统消费领域都难以快速增长,对甲醇的消费拉动作用正在减弱。而作为清洁燃料的二甲醚,因受到《城镇燃气二甲醚国家标准》有关“二甲醚不得掺烧石油液化气”的规定限制,同样难以充当甲醇消费的新引擎。

至于车用甲醇燃料,低比例甲醇汽油国家标准以及添加剂、调制方法、输配规范等标准体系尚未健全,高比例甲醇汽油因无车可用而难获推广。加之车用甲醇燃料的安全环保性尚存争议,甲醇燃料的推广还面临不小的不确定性和阻力。因此,车用甲醇燃料离真正的推广应用还为时尚早,至少3~5年内,该领域对甲醇消费的贡献难言乐观。

相比之下,甲醇制烯烃则大有可为。首先,我国已经实现商业化运营的神华包头年产60万吨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DMTO)和中原石化年产60万吨甲醇制烯烃(MTO)项目,均显示了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带来了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其次,受资源短缺限制,我国每年烯烃及其聚合物供需缺口超过1000万吨。在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的情况下,发展非石油路线烯烃不仅符合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总体需要,也符合几大石油集团的长远利益。中石化集团率先建成了MTO项目,表明甲醇制烯烃不会像推广车用甲醇燃料那样遭遇诸多阻力。

再次,与石油路线烯烃相比,甲醇制烯烃投资小、占地少、原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投资回收期短,且不受配套炼厂制约,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资效益最大化,有利于引导和用好民间资本,促进行业通过充分竞争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最后,烯烃需求量大,暂无产能过剩之虞。随着石油资源的减少和成品油刚性需求的增加,烯烃原料供应将日益紧张。受此影响,乙烯(或烯烃)供应长期偏紧的状况将持续,甲醇制烯烃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因此,建议国家一要对甲醇行业实行严格的总量控制。东部缺煤少气省份原则上不再批准新、改、扩建甲醇项目;西部煤、电、水资源丰富且环境容量允许的地区,也应坚持“总量控制、等量置换”的原则,先淘汰落后产能,再酌情核准新项目。

二要适度发展甲醇制烯烃。甲醇制烯烃对消化过剩甲醇产能的效果十分明显。假设全国批建10个年产60万吨甲醇制烯烃项目,每年即可消化1800万吨甲醇,新增600万吨烯烃,节约6000余万吨石油。

三要慎批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在目前国内甲醇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新建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都无法掩盖重复建设、变相圈占煤炭资源、加剧甲醇产能过剩矛盾的事实。

四要鼓励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参股控股等方式,组建甲醇生产—甲醇制烯烃—烯烃深加工联合旗舰,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这对甲醇行业、煤化工行业乃至整个石化行业的健康发展都将大有裨益。

新闻评分
 
         站内检索
 
         最新信息
   山西焦炉煤气制25万吨甲醇、7万吨...
   1-11月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
   上海工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出炉
   四行业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印发
   2022年氮肥、甲醇行业企业信用等...
   华南最大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投用
   国际能源署:可再生能源全球装机...
   润中能源与陕碳集团签约气化渣综...
   新疆新业能化公司甲醇产量突破单...
   旭峰合源DMC绿色化工项目预计明年...
   大连化物所“甲缩醛羰基化制甲氧...
   关于发布中国氮肥、甲醇行业2022...
   国家能源集团煤基纳米碳氢燃料两...
   中国石化首个兆瓦级“绿电制绿氢...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公司180工程实现...
更多>> 
  访问旧版  | 国内市场 | 国际市场

版权所有 中国甲醇网    京ICP备11017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28号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 电话:010-82032114 传真:010-82038259 email:cnfia@vip.126.com 网站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