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华煤制油项目战略意义大于盈利诉求_中国甲醇网 - 综合信息
  首 页
    综合信息
    政策信息
    国内市场
    国际市场
    生产动态
    生产技术
    统计信息
    分析报告
    协会活动
    协会介绍
    公告公示
    数据上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
综合信息
 
 神华煤制油项目战略意义大于盈利诉求
2012-09-03 | 编辑:wy | 【

    关于神华,近几日媒体关注的焦点几乎全部集中在其400万吨煤制油项目获批上,在新型煤化工这个领域,神华的优势可谓无人能比。

  然而,沉寂了近3年的煤化工投资重新启动,这点却让一些业内专家感到不安,多名专家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神华的煤制油投资就好比建了一个无比昂贵的样板间”。2日,记者致电中国神华董秘黄青手机,对方表示,黄青在美国出差中,自己并不是黄青本人。

  神华、伊泰、潞安三足鼎立

  在煤化工这个领域,不是每个企业都可以进入的,毕竟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要开垦还需要有实力的企业。只是大量企业蜂拥而至,纷纷想着能在这块蛋糕上哪怕只分点渣呢。

  2006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1350号文件,明确煤制石油替代产品的发展要待试点示范项目取得成功之后,才能逐步展开。2008年8月,煤制油项目地方审批权被发改委收回。前几日,记者从宁夏发改委官网看到这样一则公告,除了神华集团两个煤制油项目,政府将停止实施其他煤制油项目。

  至此,国内已经上马或在建的煤制油项目大型企业有神华集团、伊泰集团以及潞安集团,只是,神华集团的实力是其他两家企业不可企及的,煤制油规模也远远超过了后两家。但是,目前看,三家企业都在积极上马新的煤制油项目,大有三足鼎立之势。

  就在神华宣布400万吨煤制油项目获批之时,伊泰集团也表示,公司将在现有一期年产16万吨项目基础上,上马年产200万吨的间接煤制油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经上报国家发改委,并有望于近期获得路条。

  而潞安集团则早在两个月前,540万吨煤制油项目就已经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批准。

  煤制油战略意义远超盈利

  不过,在企业投巨资上马煤制油项目时,各种声音也纷至沓来,讨论最多的还是煤制油项目的盈利状况如何?“其实,煤制油,原料是煤,产品是油,两者都是不可再生资源,也都属于国家战略性能源。用一种稀缺性资源制造另一种,从盈利的角度看,目前看意义不是很大。”一位不愿具名的山西当地煤炭行业专家告诉记者。

  只是,对于政府来说,他认为,从长远发展考虑,发展煤制油可以使得国家不完全依赖于一种能源,这样做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煤制油的战略意义要远远大于其盈利目的。

  确实,从潞安、神华近几年煤制油项目的投入与产出来看,若单看盈利着实不能说乐观。神华108万吨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装置自2008年第一次投煤试车以来,2010至2011年全套装置的负荷率最大达到设计的80%至85%,煤转化率达到设计的91%。2011年销售油品80万吨,实现利润约4亿元。今年上半年生产柴油24.89万吨,石脑油12.57万吨,液化气5.31万吨,实现利润2.7亿元。

  “现阶段,煤制油成本还是非常高的,像神华、潞安已经开始产生盈利,但相比投入,产出还是很小的。”上述专家认为,不过,在发展初期,企业还处在积累经验的阶段,还是需要交学费的。企业投巨资在煤制油项目上,就好比先建个样板间,然后再慢慢盖。

  此前,神华煤制油公司董事长张玉卓表示,只要国际油价每桶高于40美元,神华煤制油项目就有合理的回报。“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生产条件,盈利的状况会有很大的不同,规模效应也会很明显。”他同时表示。

  环境问题不容忽视

  2011年底,《证券日报》记者曾去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余吾镇潞安集团煤基合成油(即煤制油)示范项目基地参观,在问到为何会选择在这里建设该项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水源充足,而煤制油若用水作为冷却剂的话,是非常耗水的。

  “煤制油所用水量比产煤要多得多,并且废水中含有毒物质较多。除此之外,固体污染物的排放,废气的排放都是需要考虑的。虽然国家在审批项目时会有相关考核,但实际生产过程中将难以避免污染。”有关能源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尤其是,大的煤制油项目几乎都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像内蒙古、宁夏等地。

  此次,神华获批的400万吨煤制油项目是在宁夏,也是宁东唯一一个列入《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的示范项目。按照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宁东煤化工产成品生产能力达到2000万吨以上,其中煤制油400万吨/年。

  而神华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已经上马或是布局了相关项目,项目重点建设区域都属于生态脆弱之地。对于伊泰集团来说,公司本身就在内蒙古,煤制油项目也多在本区域内。

  “煤制油项目需要建设在有水源的地方,这样对当地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来说,将会带来非常严重的破坏。”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孙庆伟不无担忧地告诉记者。

  中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总工程师陈香生曾指出,“按照在建和正在规划的新型煤化工项目的规模,到2020年我国将消耗原煤近6.28亿吨,排放二氧化碳7.38亿吨。同时,煤制烯烃、煤制油的生产过程都要消耗大量新鲜水,转化1吨煤需用水约10—15吨水,是石油化工项目用水量的3—5倍”。

新闻评分
 
         站内检索
 
         最新信息
   山西焦炉煤气制25万吨甲醇、7万吨...
   1-11月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
   上海工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出炉
   四行业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印发
   2022年氮肥、甲醇行业企业信用等...
   华南最大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投用
   国际能源署:可再生能源全球装机...
   润中能源与陕碳集团签约气化渣综...
   新疆新业能化公司甲醇产量突破单...
   旭峰合源DMC绿色化工项目预计明年...
   大连化物所“甲缩醛羰基化制甲氧...
   关于发布中国氮肥、甲醇行业2022...
   国家能源集团煤基纳米碳氢燃料两...
   中国石化首个兆瓦级“绿电制绿氢...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公司180工程实现...
更多>> 
  访问旧版  | 国内市场 | 国际市场

版权所有 中国甲醇网    京ICP备11017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28号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 电话:010-82032114 传真:010-82038259 email:cnfia@vip.126.com 网站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