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促“煤化工项目”公开透明_中国甲醇网 - 综合信息
  首 页
    综合信息
    政策信息
    国内市场
    国际市场
    生产动态
    生产技术
    统计信息
    分析报告
    协会活动
    协会介绍
    公告公示
    数据上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
综合信息
 
 力促“煤化工项目”公开透明
新型煤化工项目是中国煤炭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2013-11-26 | 编辑:wy | 【

  最近,中国北方一些地区的煤化工项目不断遭到质疑,有的甚至深陷舆论漩涡,折射出公众对这些项目的普遍担忧。

  从大连到厦门,从什邡到启东,从宁波到昆明……近年来,各地一些重大化工项目一度遭到公众和社会舆论的反对,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而地方政府尴尬应对的结果,基本是项目缓建、停建和迁建等。

  环保问题深受社会关注,主要源于公众环境意识越来越强,而企业对信息披露消极对待,造成企业与社会公众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因此,一些个案极易被舆论用来制造话题,使社会情绪大面积激发乃至失控。

  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当前一些重大化工项目,本身就存在决策程序不完备、社会参与和公众听证不到位,以及经济补偿不足等问题。

  新型煤化工项目是中国煤炭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目前,这些项目多数集中在煤炭资源丰富,而生态环境又十分脆弱的北方地区。加之项目耗水量巨大,这些地区水资源又普遍短缺,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小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严格的论证和环境评估,社会情绪的反弹程度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一些处于舆论漩涡中的当事企业,对此往往又反应迟缓,或回应关切时遮遮掩掩,这更加剧公众的不信任感,让对立情绪升温。一旦被某种导火线点燃,极易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当前,有必要建立煤化工项目环境信息透明机制,谨防项目上马引发群体性事件。首先,严格环境审批制度。严格把好环评审批关口,杜绝虚假环评,积极主动与项目所在地民众进行沟通,让公众有参与决策的机会。

  其次,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信任源于了解。在重点煤化工项目酝酿、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要同步披露重大项目环保工作进展;严格环保影响评估机制,政府部门应定期发布重点项目环境监测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引入第三方监测,增强数据可信度。

  第三,打通与民间组织的对话沟通渠道。企业要重视社会监督力量的作用,主动与居民代表、民间组织等展开对话,把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措施说深、说透,通过充分的解释沟通和科普宣传,以求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尽管煤化工项目具有一定的环境风险,但也能带来当地上下游配套产业的落地,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等。除了项目信息公开透明外,最终还得尊重公众的选择权。

新闻评分
 
         站内检索
 
         最新信息
   山西焦炉煤气制25万吨甲醇、7万吨...
   1-11月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
   上海工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出炉
   四行业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印发
   2022年氮肥、甲醇行业企业信用等...
   华南最大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投用
   国际能源署:可再生能源全球装机...
   润中能源与陕碳集团签约气化渣综...
   新疆新业能化公司甲醇产量突破单...
   旭峰合源DMC绿色化工项目预计明年...
   大连化物所“甲缩醛羰基化制甲氧...
   关于发布中国氮肥、甲醇行业2022...
   国家能源集团煤基纳米碳氢燃料两...
   中国石化首个兆瓦级“绿电制绿氢...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公司180工程实现...
更多>> 
  访问旧版  | 国内市场 | 国际市场

版权所有 中国甲醇网    京ICP备11017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28号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 电话:010-82032114 传真:010-82038259 email:cnfia@vip.126.com 网站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