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煤化工十大新闻评出
2014-02-24 | 编辑:assun |
【
大
中
小】
近日,《中国煤化工》杂志组织评选出2013年中国煤化工十大新闻。煤制芳烃技术正式问世、13个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获发改委“路条”、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以影响广泛、意义深远获评2013年中国煤化工十大新闻。
参加2013年中国煤化工十大新闻评选的,有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有关领导、煤化工著名专家、煤化工企业老总、财经专家、媒体人以及本刊编委。评出的结果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 一、煤制芳烃技术正式问世 2013年4月11日,华电集团、清华大学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华电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煤制芳烃技术正式问世,并将首先落户华电煤业榆林煤化工基地。 此前,华电世界首套万吨级甲醇制芳烃工业试验装置“流化床甲醇制芳烃(FMTA)催化剂开发”和“流化床甲醇制芳烃(FMTA)成套工业技术开发”两项科技成果于3月18日通过中国石化联合会组织的鉴定。现场考核专家认为,装置采用自主创新技术,设计与建设水平较高,装置运行平稳,考核指标达到工业技术开发的预期目标,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套成功运行的万吨级流化床甲醇制芳烃工业试验装置。 二、13个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获发改委“路条” 2013年3月至5月期间,国家发改委陆续核准了13个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同意其开展项目前期准备。这13个示范项目包括8个煤制天然气、4个煤制烯烃和1个煤制油项目。8个煤制天然气项目包括:中电投集团霍城年产60亿立方米的项目,山东新汶矿业集团新疆伊犁年产40亿立方米的项目,国电集团兴安盟年产40亿立方米的项目,中海油集团山西大同的年产40亿立方米的项目,内蒙古新蒙能源公司年产40亿立方米的项目,以及北京控股集团与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建设投资集团公司共同在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建设规模为3×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4个煤制烯烃的项目为:中石化集团在贵州织金投资的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中石化与河南煤化集团合作在河南投资的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中煤在陕西榆林投资的60万吨煤制烯烃二期项目,甘肃华鸿汇金公司在平凉投资的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1个煤制油项目为潞安集团年产150万吨油品的项目。 三、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清洁能源提上议程 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到2015年,新增天然气干线管输能力1500亿立方米以上,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优化天然气使用方式,新增天然气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或用于替代燃煤;限制发展天然气化工项目。同时,制定煤制天然气发展规划,在满足最严格的环保要求和保障水资源供应的前提下,加快煤制天然气产业化和规模化步伐。 四、我国煤制气示范项目投运 2013年12月18日,我国首个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大唐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投运,正式向中石油北京段天然气管线输送清洁的煤制天然气产品。该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40亿立方米,分3个系列连续滚动建设,每系列13.3亿立方米。此次投产出气的为该项目1系列装置。项目所生产的煤制气将通过克什克腾旗—巴克什营计量站—古北口输气管道供应北京市场。 而此前的8月20日,新疆庆华年产55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一期项目竣工投产。该项目是新疆首个获国家核准的煤制气项目,也是国内首个投产的煤制气项目。 五、全球单套装置最大煤制油项目开工建设 2013年9月29日,神华宁煤集团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开工建设。这是国家实施石油替代战略的重大成果项目,也是全球单套装置规模最大的煤制油项目。 该项目以煤炭为原料,年转化煤炭2036万吨,年产合成油品405.2万吨,其中调和柴油273.3万吨,石脑油98.3万吨,液化石油气33.6万吨,项目总投资估算550亿元,预计年销售收入266亿元,2016年建成投产。 六、现代煤化工列入环境风险重点防控行业 2013年2月20日,环保部发布《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确定,石油类、酸类、苯类、有机胺类等3种风险类型58种(类)化学品作为“十二五”期间环境风险重点防控对象。这是国家首次明确以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六大行业以及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等现代煤化工产业为重点环境风险防控行业。 七、电煤价格并轨落地 从2013年1月1日起,国家发改委不再下达年度跨省区煤炭铁路运力配置意向框架,正式取消合同电煤价格涨幅和市场交易电煤最高限价,煤炭企业和用煤企业自主衔接签订合同,自主协商确定价格,“计划煤”改为“市场煤”。至此,延续了16年的电煤双轨制终结。 八、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获成果突破 2013年,由陕煤化集团主导建设的全国首个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自2012年8月31日成立以来,在煤炭分质清洁转化利用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工艺优化方面取得了两项重大突破:甲苯甲醇制对二甲苯联产低碳烯烃技术和中低温煤焦油全馏分加氢制成品油成套工业化技术两项科研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中低温煤焦油全馏分加氢制成品油成套工业化技术已建成12万吨/年工业化生产装置,经中国石化联合会考核,为世界首创。 九、大型多喷嘴水煤浆气化技术通过鉴定 2013年4月19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日处理煤2000吨级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意见为:该成果创新性强,总体处于同类技术的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的成功开发,为大型化煤气技术市场提供了成熟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可为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和能源结构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撑,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该大型多喷嘴水煤浆气化技术目前已在国内建成并运行了7套日处理煤2000吨级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工业装置。其工业运行数据表明,与引进水煤浆气化技术相比,在相同原料煤的情况下,该技术有效气成分提高3.1个百分点,比氧耗降低11.4%,比煤耗降低2.1%。 十、我国攻克煤焦油领域两项世界性难题 延长石油集团2013年11月17日对外公布,其碳氢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中心成功攻克粉煤快速热解多产煤焦油、煤焦油全馏分加氢生产清洁液体燃料两项世界性难题,为我国乃至世界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又探索出一条崭新路径。目前,该中心正在开展20吨/日粉煤快速热解多产煤焦油工业化试验。同时,煤焦油全馏分加氢生产清洁液体燃料已完成煤焦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工艺试验,对煤焦油中的沥青、胶质等重组分成功加氢裂解,实现了真正意义的煤焦油全馏分加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