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下月访华 中俄能源合作或签大单_中国甲醇网 - 综合信息
  首 页
    综合信息
    政策信息
    国内市场
    国际市场
    生产动态
    生产技术
    统计信息
    分析报告
    协会活动
    协会介绍
    2014国际氮肥甲醇会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
综合信息
 
 普京下月访华 中俄能源合作或签大单
2014-04-22 | 编辑:assun | 【
      近来,关于僵持十多年之久的中俄天然气合作出现了“破冰”的迹象。

  据俄媒报道,俄罗斯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商预计将在5月总统普京访华期间签署对华液化天然气(LNG)销售合同。此前,也有消息显示,俄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razpron)也可能在同一时间与中方的合作最终敲定。

  就在中俄能源合作前景看似大好之际,一位熟知中俄能源谈判前期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中俄能源合作很迫切,但分歧也一直存在,主要就是价格分歧。“实现突破当然好,但达不成一揽子协议的可能性也很大,中俄能源谈判还会继续,直到找到双方的契合点。”该人士说道。

  谈判接近尾声

  4月18日,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Novatek)总裁列昂尼德·米赫里松(Leonid Mikhelson)表示,将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下称“中石油”)签署对华供应液化天然气合同。这是2013年双方达成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合作项目框架下的一部分。

  米赫里松介绍,签署的协议将包含价格等具体的数字。目前中俄双方已就该项目75%-78%的液化天然气产量签署合同。因此,新合同可能将很快覆盖100%的产量。

  今年2月,中石油以38.45亿卢布(约合6.6亿元人民币)完成了诺瓦泰克公司“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20%的股份收购。除诺瓦泰克公司拥有该项目60%的股份外,法国道达尔公司也持有20%的项目股份。

  该项目还涵盖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包括在位于俄西伯利亚北部的亚马尔半岛东北部萨别塔镇建设港口和机场,项目总成本达269亿美元。根据协议条款,中石油负责借助中国银行协助进行项目融资。

  诺瓦泰克与中石油的销售合同其实是中俄已有天然气合作项目的落地。中俄天然气真正的突破是东线管道天然气管道项目的谈判,尤其是双方在输气价格方面的博弈。

  4月9日,俄罗斯副总理、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俄方主席德沃尔克维奇访问北京,与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举行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会晤。德沃尔克维奇表示,中俄两国将在5月普京访华时签署一系列能源合作协议。据其会后对媒体表示,协议极有可能包括东线的对华管道输气、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俄罗斯石油公司经海路增加对华原油供应、中俄双方共同开发萨哈林和东西伯利亚等。

  据中国石油网报道,4月8日,中石油董事长周吉平对俄罗斯诺瓦泰克董事长季姆琴科就亚马尔项目的建设、管理、液化天然气购销和融资等方面的问题坦诚交换了意见,商定共同努力推进项目按期建成投产。至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周吉平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米勒在会谈中强调该项目的重要性。

  价格分歧是关键

  鉴于近期乌克兰危机导致俄罗斯与欧洲国家关系恶化,有观点认为俄罗斯希望加强与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来弥补在欧洲的损失,加快能源出口多元化,进入远东市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乾日前撰文表示,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并不是由乌克兰局势决定的,只能说乌克兰局势在某种程度上会加快已有的变化趋势。

  刘乾指出,“俄罗斯人不愿意在价格问题上轻易做出让步,不愿意让乌克兰问题这一短期因素影响未来供气的长期利益。”

  他强调,对于中国和俄罗斯而言,能源合作的长期利益都在于以合适的价格,实现能源的长期稳定供应。而定价需要利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确立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以及在市场格局发生变化时能够加以完善的可能性,而这正是双方谈判的核心。

  上述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中俄天然气谈判历时十多年,主要问题在价格谈不拢。俄罗斯希望借助中国资金开发远东的油气资源,但是在资源开采控制权上对中国公司一直有所顾忌。

  另外,中国国内正在发展的页岩气等非常规气资源、煤制气、海上LNG进口气源也在增加,对俄罗斯的气源并不迫切。俄罗斯方面,开拓远东市场的努力始终存在,但是首推远东的天然气资源开发,发展远东的经济,远东油气资源开发难度大,双方在权益分配上达成共识还有待时日。

新闻评分
 
         站内检索
 
         最新信息
   煤制烯烃项目仓促上马存隐忧
   国内煤制烯烃产能将迎集中释放期
   氮肥甲醇呈现四大“新常态”
   国际甲醇大会 闯出转型新道路
   煤化工系统优化水耗可成倍下降
   烯烃制品垄断定价机制有望被打破
   全球最大BDO生产基地呼之欲出
   煤化工设备制造急需自主创新
   我自主气化炉稳运创世界纪录
   多省阶梯气价调整提上日程
   高耗能工业企业今年或逃过限电劫
   神宁煤化工二套聚丙烯装置试车成...
   延长180万吨/年MTO联合装置投运
   中石化公布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资方...
   俄罗斯建设甲醇-合成氨联产装置
更多>> 
  访问旧版  | 国内市场 | 国际市场

版权所有 中国甲醇网京    ICP备11010200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145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 电话:010-82032114 传真:010-82038259 email:sys@cnfia.com 网站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