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是煤制烯烃健康发展的前提_中国甲醇网 - 综合信息
  首 页
    综合信息
    政策信息
    国内市场
    国际市场
    生产动态
    生产技术
    统计信息
    分析报告
    协会活动
    协会介绍
    2015年甲醇产业大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
综合信息
 
 规范是煤制烯烃健康发展的前提
2015-08-26 | 编辑:assun | 【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煤制烯烃行业规范条件》。这是迄今国家发布的首个现代煤化工规范性文件,其目的是引导煤制烯烃行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对规范其他现代煤化工行业也具有示范意义。

    我国现代煤化工最早起步于煤制烯烃。早在2005年前后,我国就有中国大唐和中国神华两大企业集团从不同的技术路径,率先开展了煤制烯烃示范,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取得了示范成功。时至今日,我国在煤制烯烃领域的示范已开展了十年之久,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煤制烯烃产业的发展也相对成熟。据统计,目前我国已建成16套煤制烯烃装置,总产能达到660万吨;在建及拟建的项目还有一大批。由于煤制烯烃工艺技术相对成熟,市场参与热情正日益高涨,并呈一哄而上之势。在此情况下,国家及时发布《煤制烯烃行业规范条件》,使行业发展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对我国煤制烯烃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无疑是重大利好。

    《煤制烯烃行业规范条件》按照科学布局、技术先进、资源节约、保护环境四个原则设置的条件,涵盖了煤制烯烃发展的所有关键性环节。事实上,从我国此前开展示范的煤制烯烃项目的经验和教训来看,这四个原则可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今后哪一个煤制烯烃项目不按规范条件来做,或者做得不到位,别说指望能赚钱了,就是能不能存活下来都是个极大的问题。

    科学布局是关键。上项目,既要考虑煤炭资源、水资源的便捷运输,也要考虑产品的销售市场半径;既要考虑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容量,还要从留住人才角度考虑到员工的生活环境。可以说,哪一条考虑不周全,就不能叫做科学布局,都会给项目的日后营运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技术选择是前提。现在,煤制烯烃可供选择的技术路径越来越多,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企业在选择技术时,既要考虑到技术的先进性,也要考虑到对煤种的适应性,更要考虑到技术的成熟度,同时还要考虑到项目在营运过程中,对装置的维护保养保障条件。事实上,我国在煤制烯烃领域自主开发的核心技术已经领先于世界水平,已经完全可以实现装备的国产化;我国已上马的煤制烯烃项目中,采用国有气化、MTO等关键技术的项目甚至要比那些引进国外技术的项目运行更加稳定,经济效益也更好。

    资源节约是效益。企业上马煤制烯烃能不能产生效益,关键看项目能否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企业既要从技术角度实现能耗物耗的最优化,也要从产业链的角度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规范条件》对煤制烯烃项目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详细规范,今后再上项目只要积极开展对标,就能够在现有基础上节约更多的资源。事实上,我国目前正在运行的一些煤制烯烃项目,和《规范条件》所列要求还有差距,需要下大力气去改进提升。

    保护环境是必须。保护好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将成为包括煤制烯烃在内的所有煤化工产业绕不开、躲不过的问题。随着新环保法实施,现已投产的煤制烯烃企业已经感受到来自环保的巨大压力,环保甚至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废水零排放、废气的脱硫脱硝、废渣的合理处置,都是上马煤制烯烃项目必须首先考虑到位的基本前提。从已建成项目的运行情况来看,三废的处理最为头疼,由于前期设计时对三废的考虑并不充分,加之废水零排放的技术并不成熟,这些企业已经或正在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后续企业应当引以为鉴。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新兴产业,煤制烯烃的发展方兴未艾,而这个新行业一旦有了国家层面的规范条件,当能实现更健康、更持久的发展。

新闻评分
 
         站内检索
 
         最新信息
   规范是煤制烯烃健康发展的前提
   业界为煤制烯烃规范条件建言
   工信部就煤制烯烃行业规范条件征...
   贵阳首座M100甲醇加注点营业 预计...
   低价背景下欧美甲醇燃料业“井喷...
   关于召开“2015年全国氮肥、甲醇...
   863“甲醇制烯烃新工艺”课题通过...
   煤制烯烃持续扩能 或重塑PE供应格...
   中外甲醇技术角逐或拉开序幕
   两部委:稳步推进煤制燃料示范项...
   四部委发布环保“领跑者”方案
   石化界力挺环保“领跑者”制度
   碳减排更要增加碳吸收 生态补偿机...
   我国成功突破粉煤热解技术瓶颈
    2015年中国氮肥、甲醇技术大会”...
更多>> 
  访问旧版  | 国内市场 | 国际市场

版权所有 中国甲醇网京    ICP备11010200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145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 电话:010-82032114 传真:010-82038259 email:sys@cnfia.com 网站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