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项目环境评审在收紧_中国甲醇网 - 综合信息
  首 页
    综合信息
    政策信息
    国内市场
    国际市场
    生产动态
    生产技术
    统计信息
    分析报告
    协会活动
    协会介绍
    2014国际氮肥甲醇会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
综合信息
 
 煤化工项目环境评审在收紧
2015-03-02 | 编辑:assun | 【

  213-19日,环境保护部公示了一批建设项目环评的审批决定。其中《关于不予批准苏新能源和丰有限公司40 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通知》,对苏新能源新疆准东煤制气项目之前提交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正式驳回。据了解到,苏新项目是2013 年国家开闸煤制气以来,首个向环保部递交环评申请的项目。这个出师不利的结果,加重了其他几家已获核准的煤制气项目的观望情绪。

  此次驳回表明了新任环保部长上任后对煤制气项目的监管立场,也在一定意义上表明了政府对一哄而上发展煤化工的态度。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陈彬这样解读这条消息。他认为,政府已经开始接受教训,我国对煤化工的环境评审正在收紧。

  项目很大型,地方很支持

  曾参与苏新能源和丰有限公司40 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制作的北京飞燕石化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布的环评公示中对这个项目的环评表述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管理规定(试行)(新环评价发[2013]488 )的有关规定, 并对本项目开展了公众参与二次公示, 听取社会各界对该项目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最终报告上报环保部。

  据苏新能源相关人员表示, 苏新能源和丰有限公司是经省政府批准, 由江苏省国资委主导,徐矿集团、国信集团、交通控股、苏豪集团、汇鸿集团5 家省属大型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的煤基清洁能源开发实体,直接接受省政府领导,是江苏、新疆两省区《关于深化两地清洁能源战略合作协议》的执行主体,承担产业援疆疆气入苏的任务,全面承继徐矿集团塔城和丰40 亿立方米/年煤制气及后续项目,建设江苏省塔城和丰煤基清洁能源基地。

  苏新能源和丰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说, 根据江苏、新疆两省区清洁能源战略合作协议约定,计划到2020 年,江苏在新疆投资1800 亿元, 建成260 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形成1.3 亿吨/年煤炭生产能力,配套实施其他煤基能源项目。首期40 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及2600 万吨/年配套煤矿项目将于2017 年基本建成投产。

  按说,对于这样一个地方政府力推的援疆大型煤化工项目,放在早些时间应该会是一路绿灯,但这次被环评卡住了,这充分说明,国家把环保放在了比GDP 更高的位置上。陈彬认为。

  环评挺认真,但是未通过

  该项目环评的第二次公示报告的结论是: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当地发展规划。环境空气、噪声质量现状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项目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清洁生产水平较高;在采取报告书所述的各项环保措施后,废气、噪声满足达标排放要求、不向地表水体排放污水、工业固体废物全部得到合理处置;总量控制因子满足总量控制要求;预测表明,项目投产后,各敏感点环境空气质量基本满足标准要求, 项目投产对声环境、地下水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项目采取环境风险防范及减缓措施后, 设定的最大可信事故风险预测值低于化工行业风险统计水平,项目环境风险水平可以接受。

  然而正是这样一份看似完美的环评报告,环保部于2014 10 31 日受理,经过3 个多月审核,最终并未批准其环评申请。

  单从这份环评报告来看,的确还算完整,各方面因素都考虑到了, 也吸取了一些已经上马煤化工项目在环保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如果是在一年前,报告通过的可能性很大,但现在看来,国家对煤化工的环评更加严格了。业内一位环保专家表示。

  理由很明确,驳回引思考

  环保部不予同意的理由第一个就是: 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匮乏,未结合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开发利用现状及规划情况,充分论证项目取水对下游居民用水、生态用水和农业用水的影响。

  环保部这一条驳回理由,可以说点到了煤化工项目的死穴。陈彬说。他表示,其实,由于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与煤炭逆向分布,所以不宜在西部地区大规模发展煤化工,社会各方面对此呼声也十分强烈,有的煤化工项目已经对当地的水资源造成了过度索取,形成了与民争水的现象,后果十分严重。现在看来,政府是真正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了,这是好事。

  环保部给出的第二个理由是: 项目工程分析未结合各废水处理单元排水水质和各工艺单元用水需求,论证生化系统深度处理、回用水处理系统和高浓盐水处理系统反渗透、浓盐水蒸发结晶等单元的环境可行性。

  业内一位煤化工环保专家表示, 环保部给出的这一理由是中肯的, 也是实事求是的。事实上,从我国已经运行的几个煤制气项目来看,煤制气废水处理, 特别是高浓盐水处理问题的确比较困难, 至少目前来看,处理的成本相当高,处理技术还不够成熟, 废水处理问题或正在成为制约煤制气项目长周期连续稳定运转的瓶颈问题。对煤制气废水处理问题,可以说目前尚处在攻关和探索之中, 真正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假以时日。

  业内专家表示, 环保部驳回的其他理由还包括废气治理、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等,这些问题在已建成的几个项目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环保部这个驳回报告, 条条击中要害,充分说明政府已经认真总结了已建成的一些煤制气和煤化工项目在环保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有了实践的依据, 动了真格。陈彬说:如此看来,国家对煤化工的环保门槛无疑是抬高了,对环评报告的审查也更严格了。以后煤化工的环评如果做不到切实可行,并真正达到保护环境的要求, 恐怕过不了关了。

  对于项目前途,苏新仍有信心

  苏新能源和丰有限公司项目规划部部长袁玉林说:国家对煤化工的环保要求的确更严了, 但这次环评未获环保部批准并非一棍子打死,而是需要我们对有些数据作进一步的论证和补充, 同时要求地方政府对该项目水资源指标加以落实, 待这些工作做实后, 我们会再行申报。袁部长对此抱有信心。

  袁玉林进一步解释说:我们的项目所处位置离新疆准东地区还有几百千米的距离,项目所在地环境容量比较大, 如果我们的环评通不过, 其他项目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煤制气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清洁能源,在我国新型替代能源中占有重要地位,苏新能源煤制气项目一手托两家,既承载着江苏省援疆责任,也肩负着解决江苏省缺气大任,我们有责任上好这个项目。袁玉林表示:环保部对项目环评的严格要求是中国煤化工健康发展的前提。针对环评提出的六个方面的整改要求,苏新能源以保护环境为己任,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进行整改补充,并将以极具示范意义的崭新形象发展煤制天然气项目,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 给公众一个满意的交待。

新闻评分
 
         站内检索
 
         最新信息
   煤化工项目环境评审在收紧
   甲醇市场份额争夺将全面展开
    蒲城能化DMTO-II装置打通全流程
   美国开发用甲烷直接生产甲醇的新...
   宁波富德DMTO装置顺利通过性能考...
   中国将面临能源结构大转型
   新《环境保护法》出炉 化工企业喜...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职位招聘书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第六次会员大会...
   拉动全球甲醇产业未来
   多种石化产品反倾销措施年内到期
   石油和化工业将建200个企业能源管...
   浙江180万吨DMTO项目中交
   河南化企新品开辟增长新空间
   2015石化行业十大猜想之九:节能...
更多>> 
  访问旧版  | 国内市场 | 国际市场

版权所有 中国甲醇网京    ICP备11010200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145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 电话:010-82032114 传真:010-82038259 email:sys@cnfia.com 网站维护